珠海跨境電商逆風成長——南方日報外貿調查專訪
疫情的出現,對各行業來說既是打擊,也是機會。在疫情对传统外贸冲击巨大的情况下,跨境電商企業是如何通過行業特點,在逆風中成長?2020年4月23日,珠海全朋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全朋友”)副總經理丁立強應南方日報邀請,就跨境電商企業在疫情期間如何面對考驗和發揮穩外貿作用進行線上訪談。
防疫需求拉動訂單上漲
“疫情期間,線下門店基本處於歇業狀態,線上訂單反而增加了很多,一個月的交收額是平時的兩至三倍。”丁立強告訴記者。這家主要面向港澳臺用戶的企業在澳門擁有6家線下門店,線下業績約占公司整體營收的18.75%。在門店無法營業的情況下,全朋友3月的營收同比增長130.9%,線上平臺功不可沒。
在消費者不便前往境外的情況下,在跨境電商平臺購物讓市民逐步形成了新的消費習慣。與此同時,疫情給進出口品類帶來了需求上的變化。
丁立強表示,“跨境電商的採購渠道比較靈活。疫情期間,我們能夠以平時的市場價格,給消費者供應很多防疫物資,在保證珠澳兩地居民供應的同時,還無償向珠海保稅區政府捐贈了大量的防疫物資,發揮珠澳企業兩地聯動的力量”。面對疫情,全朋友拓展了新的海外防疫物資採購線,防疫物資的供應直接拉動了訂單的增長。
國際物流與供應鏈之難
疫情之下,物流運輸受到了極大影響,這也是跨境電商企業共同面臨的考驗。丁立強表示,“一方面,物流從業人員前期面臨復工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各國對物資的進出口把控更加嚴格”。
打造外貿進出口新增長點
2018年7月,國務院批准珠海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珠海市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動“兩平臺六體系”建設。據全朋友副總經理丁立強介紹,為了幫助企業積極應對疫情,政府在普惠層面上也給予了企業扶持,如企業用工補貼、金融支持等。
2019年,跨境電商在珠海發展迅速。據統計,2019年,納入海關統計驗放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票數約248萬票,總貨值約9.15億元,同比增長4.4倍。2019年“雙11”當天,珠海市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清單達12.16萬票,直購進口單項數據居全國首位。
珠海市商務局副局長王偉介紹,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珠海的地理位置優勢有了極大提升。“我們立足於物流位置的巨大變化,結合跨境電商政策的實施,從各個方面推動行業發展。最主要的是依託珠海路橋連接港澳的優勢,全面推動國際貿易分撥中心專案建設。”
目前,全朋友在珠海的公司總部位於珠澳跨境工業區內。丁立強表示,對於澳門居民而言,跨境工業區有便利的地理位置條件。“我們提議建立一個專門用於跨境電商的企業孵化基地,幫助更多的澳門青年進行創業。”
(以上內容部分節選自南方日報)